泰国口罩,是否经得起我们的这种买法?
身在泰国,继续关注祖国的疫情。
今天,也就是2月6号星期四,国内疫情最新的舆论热点是“大理截胡”。
在泰华人同胞,没有一个不是对大理的行为感到不可思议,即便是云南来的朋友,也都替大理的“李云龙式打劫”感到丢人现眼。
如果说大理的“截胡事件”还有一丁点积极意义的话,那就是——大理被“办理”之后,会让其他那些想要明火执仗“半路截胡”的地方政府、海关部门,能够悬崖勒马,三思而后行。
而大理被“办理”,也并不让人觉得多爽快。地方政府居然给逼成了这般模样,可见国内的资源紧缺已经到了何等地步啊。
说到口罩,这东西一定是这段时间,让在泰华人华侨最纠结的两个字了。
中国缺口罩,泰国也缺。
我们心里清楚,泰国华人华侨大规模的“扫购泰国,支援中国”之行动,加上泰国人自身的恐慌性抢购与囤积,迟早会造成泰国本土口罩的短缺。只是江湖救急,祖国需要,一时之间也顾不得许多。
尽管不愿意面对,但是泰国口罩资源被抽取殆尽的时刻,迟早会到来。
如今,恐怕我们必须要面对它了。
2月5日,泰国政府发布“口罩限购令”。
泰国内贸厅厅长威猜同包括Makro,莲花,Big C,尚泰,The Mall,鲁滨逊、正大等在内的14家大型百货商场、零售商、便利店代表召开了联合会议——
会议的主题,一言以蔽之:货不够了,希望各大巨头出手救市。出售口罩、洗手液的存货,以满足民众需求。
此外,内贸厅还要求顾客每人限购10只,防止顾客“抢购囤积”。
对此,各大商行皆表示,将全力配合。
此外,内贸厅还出台监管口罩、含酒精洗手液商品数量的政策,要求进口商、生产商、商家、代销商在2月6日之内汇报库存、进口数量、销售量等。
连日来,泰国各地同样“一罩难求”,民间怨声载道。
众多泰国民众向内贸厅投诉上述产品脱销、售价过高。
内贸厅在曼谷及周边地区安排了10个巡视中心,一经发现将立即处理,私自哄抬价格者将面临最高1年监禁或不超过14万铢罚款。
除了限购、打击投机,出口限制自然也是少不了的。
至于出口措施,目前当局要求出口商出口500只以上口罩需向内贸厅申请许可。
内贸厅将协调相关部门检查文件,出口商就算接到来自国外的订单,但一经发现出口数量超标,将立即暂停出口,优先保障国内供应。
泰国口罩从“供应如常”,发展到“供应短缺”,再发展到“一货难求”,这其中的全过程,我们在泰国,都亲身体会,有目共睹。
一月底,中国疫情刚刚引起重视时,泰国这边口罩还能买得到。
突然之间,大商场里再也见不到口罩了。
公司和公寓楼下的便利店里,还能见到一些口罩,我们心想还没那么严重,大约还用不着斯文扫地的跑去抢购囤积。
第二天,便利店里只剩下儿童口罩。
第三天,口罩从整条街道所有的商店中,彻底消失。
生平第一次,我感受到了“短缺”的恐惧,第一次懊悔于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迟钝,后悔自己没去“囤”一些备用的口罩。
此后半个月,除了地摊上一些泰国阿婆卖的,看上去特别可疑且山寨的口罩之外,我再也没有在曼谷街头的任何一家药店和便利店里,见过一只活生生的口罩。
这个东西,仿佛从泰国的空气中,定向蒸发了。
中国缺口罩,怎么办?
国内调配,扩大产能,海外进口。
国内各地都缺,所以“调配”无从谈起;扩大产能是治本之策,但是需要时间,一时半会儿也解不了近渴。
最能立竿见影,解得燃眉之急的,就只剩下“海外进口”。
从“武汉封城”算起,中国通过境外采购,海外捐赠等方式,已经从全球进口了5000万只口罩。
我不知道,这当中又多少来自于门户大开的泰国。
任何时候打开朋友圈,都会有人求购口罩,运输口罩,号召或者展示自己捐赠的口罩,并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将口罩运送回国的一路上,种种意想不到的艰辛,心力交瘁的苦涩。
经常会有人私信你,问你有没有能力替某个部门采购几万个口罩;那些神通广大,已经有了口罩的大神们,则问你有没有“渠道”来把这几万个口罩,送到中国境内去。
无论是泰国人,还是中国人,都在寻找出路。都在进入便利店的第一时间里,强迫症一样地绕道货架上去看看有没有口罩。
如果有,泰国人往往挑三拣四地买走几个。
而中国人,无论是成群结队的游客大妈,还是出受阔绰的本地泰漂——只要看见任何一处商店里有口罩的影子,上来就是一句话——
“你这有多少,我全包了,现金。”
一开始,是商店和药店;然后是批发和经销商。
最后,即便你在工厂订购了口罩,这些口罩也会被提着现金的中国人提前“截胡”。
在网上,一盒50只装的一次性医用口罩,从45泰铢,上涨到750泰铢。
火车夜市、街头巷尾、药店商铺里开始出现伪造的N95,网上关于“识别真假N95”的泰语文章,如春天的冠状病毒一样,四处疯传。
但是,更多的时候,你连假货都很难见一眼。
短缺,从华人华侨聚集的街道开始向外蔓延,直至整个曼谷和清迈,继而辐射到首都周边那些你从没听过名字的小省份。
尽管泰国政府一直表示“供应足够”,但整个国家的口罩和洗手凝胶,似乎都在2月来临之前,被一扫而空,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。
即便你神乎其技,买到了口罩,想要成功把捐助物品送到中国,送到医院的手中,也是难于上青天,难度据说“堪比走私毒品”。
想要走绿色通道,必须要与慈善机构、红十字会、航空公司、海关之间进行复杂的沟通与对接。
这期间,物资随时有可能被截停,失踪,落入骗子的手中,然后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某个小区被贴上“援助物资”的标签,高价出售。
在少数情况下,捐赠者很可能就是销售者,所谓的慈善捐助,只是一次昂贵代购的外包装。
这其中,多少人是满怀赤诚的捐献者,多少人是审时度势的投机商,也许永远无法算出一个明确的比例。
无论如何,对于泰国,结果都差不多。
那就是,有太多的口罩被中国人买走了。
我们心里,一直清楚这样的事实,
只是出于更为急迫而崇高的需求,刻意地去忘记这一尖锐的现实,逼迫自己回避这一迟早要面对的矛盾。
两个星期之前,我们曾经讨论过关于“口罩”的问题。
当时,我们给出的结论是:向中国捐赠和输入口罩,至少是值得尊敬的。因为中国比泰国更需要这些口罩,中国的疫情如果在全球扩散,泰国将面对更为不可收拾的局面。
但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,当题干的变量发生改变,答案也会有所不同。
一旦情况恶化到了“泰国人也买不着口罩”的地步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人与人之间,应当互救,但互助的前提,是“自救”。
兄弟手头紧的时候,是可以借点钱去周转。
但是如果朋友的现金已经不足以支付本月的房租水电,孩子的学费和老人的医药,那么向朋友借钱,就成为了一种道义上的缺憾。
泰国但凡有得用,可以支援一些给中国。
一旦泰国自己都没得用——这种过于硬核的抢购,就成了一种令人尴尬的吸吮。
泰国官方的“限制出口令”与“居民限购令”,就是这种转变最明确的信号。
在泰国口罩还没有“一货难求”之前,我们便已经提出了一种标准。
到泰国陷入贫血的一日,便是中国停止输血的那天。
这样说,可能有些刺耳,但是一切中华儿女对祖国的支援,都应该有一条底线,那就是遵守所在国的法律,不过分伤害所在国的民生。
合法援助,可以。但是一旦禁令下达,你还要坚持偷运走私,那就是拿两国关系来做赌注,来日后患无穷。
对于泰国这样,平等真诚待我之友邦,尤其应该恪守这样的底线。
我们的心情是纠结的,我们的立场是分裂的。
在中国疫情艰难的时刻,我们实在不愿意承认,泰国对祖国的物资援助已经难以为继。
有时我们真的想像1937年的南洋华侨一样,买下整个泰国的棉布,去缝制将士的战袍。
但我们心中分明也明白,这样做,只会损害中国的声誉,透支泰国人民对中国的善意,将原本动人的守望相助,变成相互厌弃的一地鸡毛。
为中国捐献口罩的同胞,依旧是可敬的。
但如今,也许,该是放手的时候了。
泰国,已经用它并不丰盈的身体,为我们危难中的祖国,贡献了不少了。
换一种方式吧。
我们再缺,也不能掏朋友的家底。
++
监制:王新宇文:岳汉图:综合自泰媒编辑:布周十面派
来源:泰国网
热文推荐
泰国网www.taiguo.com,为泰国新泰日报传媒集团旗下新媒体,在泰国拥有庞大会员数,以多元化实用资讯推送服务两国用户,浏览量覆盖全面,旨在持续打造地域性中文综合门户信息网站。泰国网建站以来,以促进中泰文化交流,扩大两国经济贸易,关注泰国华人民生,服务泰华社会为宗旨,赢得了泰华各界的极佳口碑。客服电话:02-693-8559;市场部微信:taiguowang2015